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共同搭建贫困学子人生出彩的桥梁

——湖南农业大学对口帮扶工作回顾

湖南农业大学对口帮扶工作回顾

发布时间 : 2016-12-24 发布作者 :

2014年由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工会联合发文(湘教通〔2014110号)要求各高校工会开展对贫困地区、偏远地区、民族地区薄弱中小学进行对口帮扶活动。湖南农业大学党委、行政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由校工会牵头,组织调动学校各方力量,克服困难,展开了连续三年的对口帮扶活动。

一、实地考察,定点帮扶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湖南农业大学就与桑植县马合口白族乡中心学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曾先后派出10多名骨干教师对马合口学校进行支教工作。1997年农大与其他支教单位一起还修建了一栋三层楼的小学校舍。为确保这次帮扶活动落实到位,2014520日,由湖南农业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刘志成带队,和原挂职曾在桑植县教育局任局长的体育艺术学院前任院长李泽群教授一行五人前往偏远山区桑植县对对口帮扶的薄弱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该学校办学条件仍很落后,师资力量仍很不足,学生上学仍很困难,部分学生与教职工的家庭贫困现象仍很突出。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我校确定继续支持桑植县马合口中心学校,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并上报省教育工会。

二、制定计划,精准到位

通过到实地调研座谈,我们了解到目前学校存在的一些具体困难:学生寝室是用木板搭的那种离地很近的通铺,一个寝室挤着20来个学生,既不通风又不防潮,对学生的健康很不利;全校500多名学生,实验器材和电脑等多媒体教学仪器设备严重缺乏;图书室缺少图书,导致学生课外知识贫乏。另有一些家庭因病致贫,部分学生和老师生活困难。为扎实有效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农大校工会认真做好帮扶宣传工作,组织各部门工会主席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决定由学校捐赠床铺130张,电脑 20 台,高背靠椅90张以及一整套化学、物理实验器材和户外体育锻炼器械等物资。另计划连续三年,由马河口中心学校每年确定35名左右特困家庭老师和学生,组织学校各部门工会实行一对一,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

三、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2014年是对口帮扶的第一年。由校工会牵头,经过数月的精心组织筹措,农大向马合口中心学校先后捐赠的物资,包括学生用床铺、电脑、高背靠椅以及一整套化学、物理实验器材和户外体育锻炼器械等分三批运抵到位,投入使用。此外,农大工会组织校内各部门工会对马合口学校的35名特困家庭学生开展 一对一,手拉手活动,募集现金3万多元。捐赠物资和现金总价值40多万元。

2014129日,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卢向阳带领校工会、政工、后勤集团、宣传部等一行十二人,来到了边远山区桑植县马合口白族乡中心学校,考察落实 一对一,手拉手对口帮扶工作。省教育工会主席高新明、副主席杨舜桃、普教部部长彭峰等领导亲临现场指导。上午10点,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刘志成主持了简短的捐赠仪式。桑植县教育局工会主席廖磊致欢迎词。卢向阳副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省教育工会主席高新明向马合口中心学校五位家庭困难的教师发放了慰问金。卢向阳代表湖南农业大学向家庭困难的35位同学每人发放了资助金。学生代表做了发言,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负厚望。马合口中心学校向校长对农大的长期支持和无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并赠送了锦旗。

桑植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陈海涛代表当地政府对给予桑植县教育关心支持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深深感谢,同时他希望学校抓紧机遇,改革发展,办好教育,希望同学们心怀感恩,珍惜机会,好好学习。

最后,高新明主席代表省教育工会讲话。作为扶贫帮困活动的主办方,他对湖南农业大学为马合口中心学校付出的实实在在的帮助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注重人格的培养和高尚情操的熏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使爱心得以代代传承,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栋梁之才。

捐赠仪式前,高新明主席、卢向阳副书记及随行人员一同参观了学生宿舍、实验室等教学生活设施。张家界市、桑植县教育局及教育工会有关领导参与了此次活动。

2015年与马河口中心学校对口帮扶的第二年,根据原定计划,校工会继续组织各部门工会对马合口学校37名特困学生进行了每人1000元的现金资助。由校工会和部门工会代表统一将帮扶资金派发到每位学生手中。

2016年是我校工会帮扶计划实施的第3年。我们延续前两年的作法,由马河口中心学校确定35名特困家庭学生,组织学校各部门工会继续实行一对一,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目前捐赠资金已筹集到位,计划在12月底前校工会和部门工会代表统一将帮扶资金捐赠到马合口中心学校。

四、几点体会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农大人驻点马合口乡支教扶贫,经过十八年的建设和发展,今天的马合口中心学校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校舍建设错落有致,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全体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扎根基层,坚持教育创新,坚持办学特色,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在三年来的对口帮扶活动中,我校根据自身实际,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帮扶学校进行最大能力的帮扶,为其提供教学设施设备及资金,在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美化了校园环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主要体会:

一是开发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实施对口帮扶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确实可行。教育是国之根本,全省各个高校有义务有责任有条件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薄弱中小学进行对口帮扶活动。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工会联合发文组织各高校工会开展对口帮扶活动,迅速提升边远落后地区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最直接且切实有效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深远。

二是对口帮扶一定要落实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三年来,在分管校领导和各部门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农大工会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大家不顾山路崎岖,不畏路途遥远,分三批押送捐助物资,先后五次共30多人次深入桑植县马合口乡开展工作,把捐助款项亲手送到每位受助者手中。物资和现金3年累计50多万元。桑植县马合口学校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帮扶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三是精准扶贫工作正在进行时。在长达三年马河口中心学校帮扶工作中,学校后勤集团、机关政工、体育学院等许多部门工会先后赶赴桑植县马合口乡,走村入户,访贫问苦,利用农大优势开展扶贫技术咨询,拉近了相互间感情的距离。尤其是开展对107人(次)贫困小朋友的资助,有效培养了他们回报家乡,感恩社会的责任意识。在对马合口乡对口帮扶工作的同时,农大校工会又积极投身到学校精准扶贫点花垣县麻栗场镇新科村的扶贫攻坚战中,2015年校工会组织发动全校职工捐款40万元资助扶贫。校工会党支部还和全校近130多个教工党支部一起,分别结对帮扶130多个特困户,实施一对一精准脱贫致富,组织当地农产品到农大来直接销售。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还需要我们一起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共同应对。

 我们相信,有党中央精准扶贫的坚强决心,有省教育厅和教育工会的具体要求,有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有工会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对口帮扶工作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